《回望那段“官僚主义”的历史》(作者:谌泓)

巫山历史
201503-2401:02
分享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高境界就是“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生命线。我们的党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脱离群众、与群众利益相悖的做法都将给我们的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历史的教训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曾经巫山历史上发生的“拒绝粮食救助”的官僚主义案例就是个刻骨铭心的例子,在这里再次回放那段历史,是希望有所感悟。

1959~1961年3年时间,是巫山县不堪回首的历史,其间虽有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因素,但人为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错误使这一灾难雪上加霜。

1958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日益盛行。巫山县大办工业,男劳力上山“大办钢铁”,全县从事工业生产人数剧增至31655人,还有大量人马兴修水利工程,剩下老妪妇孺耕作田间。入冬,为赶二季,成熟庄稼未能尽收。1959年,强调少种高产,忽略多种多收,推行“缩小耕地面积,压缩薯类作物,一年之内过细粮关,不准套作间作”等错误主张。后经地委指出,补栽补种错过时机,又遇六七月大旱,大量土地荒芜。全县减产43.9%,农业总产值减少26.4%。

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历年罕见,累遭冰雹、暴雨、山洪灾害、大旱袭击,人为因素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空前饥荒,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尽管发动饥民大力开展瓜菜代食品(观音土、野菜、棉花叶、树叶、树皮等)生产,干部带领人员挨户搜粮充公,公共食堂仍是供应不济,农村人平每天4—6两粮食,有的只能吃上2—3两,部分落后地区人平每天1两粮食都不能保证。由于长期以野菜代食品充饥,且食不果腹,极度缺乏营养,1959年8月,大昌区出现浮肿病,继而蔓延全县,饿死人现象时有发生。

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共巫山县委时任主要领导一味强调自渡难关,不向上级要一粒粮。1959年11月,时任巫山县长吕民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冒险向万县地委反映了巫山实情,并申请地委调拨500万斤粮食以救急,地委当即决定调拨750万斤粮食给巫山。县委主要领导代表县委断然拒绝地委供应粮,致使全县因饥饿营养不良出甚至饿死的人数以万计。据1960年上半年统计,全县发生浮肿病5万多人,其中死亡16524人,加上其他杂病和正常死亡,死亡总数24380人,不少家庭甚至死亡绝户。

1960年5月,中共万县地委工作组在巫山检查工作时,发现巫山的严重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就近从巫溪、奉节两县于次日为巫山调运粮食,并将全地区各县商业局所库存一切可食用物品、营养品及药品紧急调往巫山救人。及时调整了中共巫山县委领导班子,对中共巫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出了撤职调离处分。迅速从开县、云阳等地抽调大批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巫山基层干部队伍。群众生活逐步得到安排,疫情得到控制,死亡逐渐减少。

就因为一时的“官僚主义”,忽略了群众基础,造成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一度成为四川省的落后典型。

这就是严重脱离群众路线的深刻教训,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