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庆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服务专区
201507-1112:42
分享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局,市级各医疗卫生单位,三医大各附属医院、解放军三二四医院、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现将《“十二五”重庆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十二五”重庆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章      

 

一、编制依据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家卫生部关“十二五”期间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划定位

本规划为重庆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卫生专项规划,是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依据。

 

 

第二章   全市卫生应急体系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夯实卫生应急组织基础。市和区县两级41个卫生行政部门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其中,市卫生局和19个区县卫生局设置了独立的卫生应急部门,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其余21个区县卫生局指定办公室、公卫科疾控科等部门承担卫生应急工作。此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了独立的应急办公室,局卫生监督所和市级各医院均明确指定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基本构建 “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建立规范应急队伍,夯实卫生应急人力基础。市卫生局和各区县卫生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卫生应急专家队伍。市卫生局建立了包括360名专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库,成立了82人、6个专业组的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37个区县卫生局建立了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共有专家989人。全市建成了市和区县两级612860人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其中:市级卫生应急队伍17740人,包括市医疗急救快速反应队、市化学中毒医疗救援队、市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医疗救援队,区县卫生应急队伍442120人,包括40支区县医疗卫生综合应急队和万州、涪陵、长寿、永川4支化学中毒医疗救援队。

(四)大力开展培训演练,夯实卫生应急能力基础。制定并实施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卫生应急培训工作规划》,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0%以上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了医疗救援和重点传染病知识培训。全市共对11.6万人次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包括卫生应急管理、风险沟通、化学中毒医疗救援、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医疗救援师资培训等内容的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市和各区县卫生局举行医疗救援、传染病防控等各类卫生应急演练245,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卫生应急专业知识和现场处置能力。

、市急救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建立市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个区县建立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应急物资价值近3000万元。

个区县卫生局与当地农业、气象、财政等部门建立了卫生应急工作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和发布等制度。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置过程中,全市上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为甲流感疫情的有效处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个三峡库区区县和万元全面推进省级指挥决策系统二期和区县级(40个)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二、卫生应急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形势。

年至、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仍是潜在重大威胁。

(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任务繁重。重庆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的地区,常见的洪涝、干旱、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我市每年均有发生。2006-2010年,我市每年都有1-2次重大及以上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十二五”期间,重庆将迎来经济社会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可能将是更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的安全风险隐患以及频发的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往往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处置本市突发事件的同时,我市还承担着支援周边兄弟省市的医疗救援和救灾防病工作,卫生应急任务十分繁重。

(三)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仍不完善。2010年,全市仅有19个区县卫生局设置了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其余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仍属挂靠部门,另有3个区县尚未建立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卫生部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全市尚有22个区县卫生应急处置和日常工作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仅靠临时补助,应急经费缺乏保障。全市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在建设中,与卫生部、市政府及其他单位联网工作尚未开展,还不能满足卫生应急工作需要。

#p#分页标题#e#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不足,实验室应急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和资源共享程度不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不足;预警功能不够完备,尚未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专业队伍能力低下,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因素监测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还需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还不完善,必要的储备场所和储备物资不足;现有的卫生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储备品目缺乏科学性,储备更新、轮换、补偿机制不健全;还没有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应急物资储备和配送的科学评估机制,应急条件下的快速调配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调配能力明显不足。

 

 

第三章    “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着力加强监测预警、资金物资、装备设施、应急队伍等能力建设。

(二)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按照卫生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事权与财权对应的原则,急用先上,分轻重缓急,落实人力、物力和财力,分级分类分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四)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强卫生应急示范区县建设和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重点加强应急队伍、监测预警、应急平台等建设。

三、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

2015 年,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体系,力争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

 ()主要目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比“十一五”期间下降20%

2.甲、乙类传染病疫情下降到320/10万,农村、学校等重点地区和单位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置独立卫生应急办公机构;全部区县卫生局设置独立卫生应急办公机构。

4.全面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和规范,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5.全面完成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相关制度建设。

6.完善各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调整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

7.建立23个市和区域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争取建立1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8.建立完善1个市级卫生应急培训基地。

9.创建3-5个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市);创建10个市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

10.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系统。

 

 

 

第四章    “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完整的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落实区县卫生局和市级医疗单位卫生应急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置独立的卫生应急办公机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机构。进一步争取财政经费投入,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处置经费要争取全部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保障日常管理、能力建设、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不断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成对市级和区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预案》以及其他单项预案的修订。着力提升卫生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应急预案简明化、流程化、程序化和图解化工作,探索卫生应急预案数字化和结构化建设;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和动态管理。开展桌面演练、拉动演练等多种形式的预案演练工作,在实战中验证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促进预案的使用和完善,确保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处置有措施。

三、全面完成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全面完成重庆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成市区县两级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和覆盖全市市级、区县级、乡镇(社区)级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高系统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建立系统管理制度和长效的运维机制,完成与全国卫生信息骨干网互联互通,实现与卫生部、市政府等上级指挥网络的无缝连接,实现与气象、地震、公安、交通等其他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联防联控,实现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和指挥与决策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规范化。

四、大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建设,在队伍基础上建设一个达到二级医院水平、能

五、全力推进卫生应急基地建设

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市级和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承担中等规模人员伤亡和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工作,建立

六、全面开展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p#分页标题#e#

通过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县(区)建设,实现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基层卫生应急事业的发展,到2015年,创建10个市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争取创建3-5个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市),摸索形成有效的基层县卫生应急管理模式,为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提供指导。全面推进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制定重庆市评估标准、工作规范及管理办法,从2012年起,每年10月份前,开展市级和区县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自评和抽查复核工作,促进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我市卫生应急核心能力。

七、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

以现有网络系统为依托,提升、优化已有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监测系统。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市和区县两级疾控机构每月定期开展一次日常风险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其他突发事件以及大型活动期间,还要开展专题风险评估。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

八、建立完善物资储备和调运系统

九、加强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设

提高现有市和区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部门实验室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完善应急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推进病原微生物、化学、核与辐射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培训,着重提高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现场病因快速调查能力和有毒物质快速检测能力,为突发事件的快速高效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十、加强卫生应急宣教体系建设

组织编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宣传教育材料,与新闻媒体建立卫生应急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广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增加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覆盖受众人数占辖区居民人口比例、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开展对红十字会或团委等部门下志愿者的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第五章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实施规划。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权责分明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应急体系建设行政领导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强化规范管理,分级分步实施

各区县卫生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要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要充分用好现有资源,规划布局好新增资源,发挥应急资源的整合效应,分级分类分步组织实施。

三、建立评估机制,做好规划衔接

各单位要制定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建立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情况的短期、中期和后期评估制度,及时跟踪本规划实施情况。各区县卫生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以本规划为依据,编制本地区、本单位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要做好规划衔接,避免冲突和重复建设,确保目标任务一致。

四、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

市卫生局制定年度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分解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年度督促检查。要建立奖惩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