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巫山姑娘出嫁的嫁妆有哪些?

红叶社区
202110-2904:05
分享

三转一响

女儿结婚,娘家要陪送衣被、首饰、用具等,叫嫁妆,又叫陪嫁、妆奁。随着时代的变迁,嫁妆的时尚也随之演变。巫山人嫁女陪嫁很讲究,常成邻里议论的热门话题。

解放前,陪嫁的时尚是金银首饰和被盖。有钱人家嫁女,讲究五金,即金圈子、金项链、金戒子、金耳环、金别针。一般人家则看陪嫁被盖有多少床,一般8床,多的16床,甚至20床。

50至60年代中叶,解放之初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婚嫁事宜一切从简,少数经济稍为宽裕的人家,也怕说他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而不办嫁奁。有一套卧具,缝两件新衣,配几样家具足矣。议论谁家陪奁好、谁家不好风气也少有了。若男女双方都是国家干部,写个结婚申请,单位领导签个意见,去区乡政府领取结婚证,晚上把各自的卧具、用具搬到单位安排的单人房间睡觉,睡前请人吃点喜糖,就婚事告成。

1965—1975年,嫁妆时尚是“三转一响”,谈婚论嫁者津津乐道,可说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引得很多年轻男女及其家长为奋斗。“三转一响”:一转是手表,二转是缝纫机,三转是自行车,一响是收音机进而为收录机。这“三转一响”还有讲究,手表要全钢防震的上海牌,自行车要经久耐用的永久牌,缝纫机要正宗的蝴蝶牌,收音机要上海产的红灯牌。这“三转一响”的市场售价,手表一块125元,缝纫机一台是180元,自行车一辆200元,收音机一部200元(收录机400元),购买齐全需人民币705元,而一般青工每月工资为30元,不吃不用,也要积蓄两年。同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均为凭票供应的商品,有了号票,还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排队挤购。百货公司门市上售卖的收音机多数昌杂牌,想购优质的,还得“走后门”。“三转一响”中最闪光的是手表,作为定情之物,女娃儿手腕上没有男朋友送的手表,会感到没有面子,区区一块手表,一度成为满足虚荣心的奢侈品。民间还流传:“不怕胡子长得深,只要你有瓦斯针”(瑞士名表)。还是说的有些女娃儿想有一只手表,情愿嫁给比自已年龄大的男人。

进入80年代,门户开放,市场活跃,人们生活逐渐改善。巫山嫁妆时尚“三大件”,即洗衣机、彩色电视、电冰箱。90年代,进而为自动洗衣机、大彩电、无氟冰箱,以及空调。由于巫山经济逊于发达地区,以别墅、汽车、电脑为嫁妆者尚无所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