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马》(作 者:蒋 华)

巫山历史
201503-2404:01
分享

在中华文化中,骏马都是高贵与智慧、神速与阳刚的化身,从唯马首是瞻、老马识途、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成语中可见一斑。由于华夏地理环境限制,骏马多产于北国,马种也以北方为佳。 地处南国之峡江腹心的巫山,远离塞外草原,马在此地自古乃稀罕物,即便有也多是比驴略大,体小腿短的西南矮马罢了。但偏偏就是在巫山,却先后出土两匹具有北国草原血统的汉代陶马:红陶马和红陶小马。

先看国家一级文物——红陶马,长75厘米、宽26厘米、高88厘米。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在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体型最大的一匹“马”,而且整件陶马系先分段烧制,再拼接而成,制作工艺考究。

瞧,此马野性十足,感觉甚为彪悍。马头端正,马眼圆睁,目光灼人,双耳高竖,鼻翼大张,口裂较深,时刻警惕周边细微变化,随时会扬蹄飞驰一般;其四肢颀长,前肢柱立,后腿弯,蹄部高,肌骨匀称,身体健硕,造型敦实;最后,再看上翘结成球形的马尾,这称为“束尾”,即马尾是打结的。这是因为,马尾在跑动过程中上下摆动,易与缰绳缠绕打结,从而容易导致骑手或御手有落马、翻车之虞,故战马当时一般都要束起马尾。陶器越大越难烧制,此马却造型高大生动,比例准确充满动感,国家一级文物实至名归。

再看另一件国家二级文物——红陶小马,长48厘米、宽15厘米、高50.5厘米。体型虽不及前者高大,但笔者却更偏爱这匹鞍鞯齐备的马。因为此陶马虽小,但结构完整,比例精准,神情坚毅,瞧,骏马之筋骨、肌肉历历可见,精美程度亦更甚前者。首先,马头就类似汉代《相马经》中夸赞良马的“兔头”,马嘴大张,嘶鸣之声,如在耳畔。其次,马腿四肢颀长,马蹄厚重,筋骨突出,质感丰富令人难以想象是用黏土烧制而出。

自古良马都有标准:即马头无肉,耳朵尖,肚子小,腰部短,后臀高,马腿长,马蹄大,关键之处还有鼻孔大,鼻孔大的马肺活量才大,体健善跑才是必然。您不妨将两匹陶马与之比照一番,足以证明当年此地工匠对北方良马毫不陌生。

《周礼·夏官》:“凡马长八尺以上为龙”。可见古人心中,良马乃龙的化身。在古代,马匹不仅是个人代步工具以及个人财力、地位象征(起码购买饲养一匹马价值不菲),更因为马匹质量关系骑兵水平高低,从而是攸关社稷的战略物质,故历朝都重视“马政”。

如果您有心,不妨将汉代陶马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陶马对比一番,您会发现秦朝陶马头大颈短,马腿短粗,个头不高。而仅仅与之相距不久的汉武帝及以后汉朝相当一个时期内,汉代陶马则普遍体型高大,马腿颀长,可谓截然不同的两类战马造型。何哉?

因为,汉武帝进行了全国马种改良,这也奠定了汉匈鏖战中汉军取胜的基石。作为一位狂热地爱马皇帝,汉武帝曾为得到西域大宛国“汗血宝马”,不惜发动两场战争,前后损兵折将数以万计才得偿所愿。其对马的喜爱还表现在,汉武帝曾多次创作以马为主题的诗歌,譬如《天马歌》,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以天马来命名之,他对马的珍爱无以复加。

汉武帝将西域大宛马、乌孙马等大量引进,汉帝国改良了旧有马种,在巫山出土两匹雄健不凡的红陶马并非偶然啊。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