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巫山石文化》(作者:宋本三)

巫山历史
201503-2404:00
分享

探究巫山石文化

(一)

广义的石文化是指以石为载体和以石为题材的文化现象。大至山峰石景,小至掌心玩石。它既包括把石头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物质文化,又包括以石为载体的精神文化。两者又是互相交汇融通的。

本文试图从广义的角度一探巫山石文化的庐山真面目。

巫山石文化的起源,应该追索到远古“巫山人”出现的时代。龙骨坡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告诉我们,早在204万年以前,巫山原始人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他们居于石穴,以天然石块为工具,狩猎采摘,生生不息。他们把辩石用石的认知和经验通过口传心授的原始方式代代相传,开创了东亚人旧石器时期石文化的先河,成为中华石文化的发源地。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向人们揭示了5000年前巫山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那里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锄、石锛等石制生产工具,向人们展现了先民们利用打制或磨制的石具,进行狩猎捕鱼的生活场景。出土的玉和石的装饰品,说明那时的先民们对石头的认识和利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石头不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也是他们的精神的需要,石文化 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中华石文化的发展,巫山石文化亦经历了用石——赏石——藏石为主要特色的文化过程。

在巫山,把石头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或者以石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现象,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巫山石文化历时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文化过程。

1、石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在巫山,石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从农业、手工业到家庭饮食起居,无处不在。如油坊、面坊中的石碾;谷场上的石滚;家用的石磨、石碓;文案上的石印、石砚等。这些器具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石材工业造就的石建筑、石装饰、石雕、石工艺品。

2、石质建筑。

把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用来筑城修寨、铺路建桥,建房筑堤,在巫山也十分普遍。它曾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巫山规模最大的石建筑工程,应是老县城的城防工程。据光绪《巫山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修筑石城,周围七百五十七丈,高一丈八尺,垛口三百六十,高五尺”,设东、南、西、北四门。后因水火灾害和战乱,几度损毁。新中国成立时,仅存下南城门。

用石材修桥铺路,是当时交通建设的首选。四处延伸的石坂路、石阶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巫山有文字可查或者留存下来道路建设的石建筑,是石拱桥。光绪《巫山县志》记载了25座桥,多为石拱桥。这些桥梁遍布全县各地。其中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建的培石到奉节的峡谷大道,是当时的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从培石到南陵90里长的大道,凿通了峡谷中的悬崖峭壁,建有四座大型石拱桥。一九九一年新修的《巫山县志》记载了十二座石拱桥,其中最长为17.3米;最宽为5.3米;最高为10米。位于老县城西门的会仙桥建于1800年(个人捐建),桥长16.63米,宽5.3米,高6.3米,是我县已知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并赋予神话故事的石拱桥。它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建桥技术水平。

散布于乡间并保存完好的石拱桥、石板桥还有不少。每一座桥梁都有一个故事,而且都受鲁班神灵的护佑。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修建了一些公路桥梁。其中1980年以前的多为以石材为主的大跨度拱桥。如原官渡大桥、大庙乡九台村的莲花大桥、抱龙镇的抱龙大桥、大昌镇的洋溪大桥等。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