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动》(作 者:蒋 华)

巫山历史
201503-2403:01
分享

在巫山圣泉公园神女观景台,一尊老艺人石像,其击鼓说唱,手舞足蹈,笑容可掬,令人捧腹。这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所据的,形象源自四川新都著名之东汉击鼓说唱俑。

俑,是陪葬的偶人,由木、陶、铜等材料制成(巫山出土的基本都是陶俑),是象征殉葬奴仆的替代品。因此,俑塑造的大都为底层人物,因其草根身份,更能贴近当时普通人生活。

春秋末战国初,以俑殉葬之风开始盛行。《孟子·梁惠王》记载,孔子曾说:那些最早采用俑来陪葬的人,他们大概要断子绝孙吧?(“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是连以俑殉葬都反对的,堪称领先那个时代的前卫思想。“始作俑者”从此成为一个成语,指最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其实,以俑殉葬是好事,标志着社会开始重视人的价值,不再随便杀活人殉葬。在汉代,人们“事死如事生”,认为人死但灵魂不灭,在阴间仍旧享受其在人间的生活,所以要尽可能把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复制到墓中去,寄托其死后也要享受美好生活的理想。作为展现逝者生前生活的重要方式,汉俑在题材上更是广泛,从家奴到庖厨,从侍女到军士,吃喝拉撒,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不仅有出恭俑(上厕所),还有吊着舌头的镇墓俑及各种动物俑。一堆本来毫无生命的黏土,经古人双手捶打揉捏,再经窑火烘烤后,就被赋予了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世人面前.通过陶俑反映出祖先曾经的生活场景,让今人能窥测出古人日常起居乃至喜好爱憎等,其意义不可小觑。

以巫山博物馆东汉庖厨俑为例:首先,该俑束发戴帽,衣着为右衽(从右边扣衣襟这是中原文明的特征),华夏族装束证明其非蛮夷,可见汉代这里就深受中原文明影响,文化交流并不闭塞。

其次,陶俑高57.5厘米不可谓小,且塑造的栩栩如生,工艺高超。越高大的陶俑烧制难度越大,可见当时此地制陶水平不低。

再次,这件陶俑塑造的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厨师,但他却笑容可掬地劳作。想来当年塑俑的工匠必惬意于自身的生活,才会反映到这件俑上。

为什么这位厨师单单要烹调的鱼,而不是其他种类的食物,难道这鱼会有什么特殊寓意吗?三峡库区其他汉墓中也出土有类似的庖厨俑,譬如在丰都汇南汉墓群。

笔者有以下揣测:首先,鱼的生殖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鱼就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古人为乞求祖先保佑子孙昌盛就塑造厨师烹鱼;其次,“鱼”谐音“余”,如今都还有年年有鱼(余)的年画,寄寓人们希望五谷丰登,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或许这就是古人们塑造厨师烹鱼的原因吧。

与之共同陈列的还有其他汉墓出土的各种伎乐俑、抚琴俑等,大多都面带笑意,他(她)们或载歌载舞,或抚琴吹箫,其舞蹈得或许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渝舞”,演唱得或许就是 “一人唱,万人和”的《下里巴人》吧。这一切怎不让人心动呢?

每当凝眸这些惟妙惟肖的俑们,想到自己与当年塑造它们的人所见一模一样,其间却已相隔千载光阴,心底不免掀起层层涟漪,文物之魅力或许就在此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