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巫音” 民歌调

巫山之歌
201503-2414:00
分享

原文标题:巫山“巫音” 民歌调

文/卢先庆

“巫音”又称“神歌”,发源于长江三峡巴楚之地。它集祈福、表演、祭祀于一体,是流传于巫山民间的一种传统祭祀音乐,传说为春秋战国以前三峡神医巫咸所创,在世代的传统祭祀习俗中孕育产生,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三峡先民们祭天拜祖,择吉避凶,便有了‘巫’这种特殊群体。在祭祀的庄严场合,他们代表神灵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的祭祀仪式。”在巫山,“巫音”的传承人刘伯枝介绍,“巫音”曲调庄严肃穆,奇丽诡奇,歌词固定,有独唱、领唱、合唱,并伴以古朴神秘的舞蹈。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巫风祭祀已逐渐衰落,“巫音”濒临灭绝失传。

刘伯枝是“巫音”传承谱系的第64代传人,他所在的骡坪镇,曾经是“巫音”的流传地,如今也只剩下3个“巫音”班子,而且表演者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

“巫音”表演以沉雄老迈之气,吹奇丽诡奇之音。在古代正式的祭祀场合,一般由3人以上的“巫音”班子演奏,曲调繁多,有长调短调之分。演奏“巫音”时,打击乐手将一面巴掌大的铜锣一边敲一边接连不断甩向天空,似飞蝶旋转。调儿越长甩得越高,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叫人眼花缭乱。“巫音”演奏到高潮时,表演者还常常“你吹喇叭我摸音”,两支喇叭同时吹,交换摸音,这叫换拇眼,难度极高。

“巫音”虽然充满着浓浓的祭祀色彩,但它又能同时出现在红白喜事各种场合。从乐曲上,除《靠锅》、《叶叶落》等乐曲专用于白事外,其它均可用于红事。白事理应悲痛,静默肃哀才符合常人心理,为何还要吹吹打打?这也源于先民们的习俗“庄子丧妻箕踞鼓盆而歌”,庄子物我为一的豁达思想,成为后人摆脱对亡者离别之苦的风俗之源。

偷换气、甩马锣、换拇眼,是吹奏“巫音”的三大传统技法。“巫音”艺人必须学会偷换气,有时一吹几里路不歇气。吹长号得有足够的力,逢喜事,长号吹出“哈哈”之声,叫你其乐融融,倍感幽然风趣;遇白事,长号吹出“呜呜”之声,让你悲怆而泣,泪涌不止。

为了保护“巫音”这一民间传统祭祀音乐不至失传,两年前,巫山文化部门成功申报“巫音”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抹去”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保留了以“巫音”为主、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值得传承和保护的内容。

巫山县有关方面拟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巫音”打造成巫山旅游传统文化的新名片,进而使“巫音”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