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宁河叹今昔》(作者:蒋华)

巫山文献
201503-2315:02
分享

巴水疾如箭,巴船去若飞。

——《巴女词》 李白

大宁河古名巫溪水、盐水,又称昌江。它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中南山,最终在巫峡西口长江北岸汇入浩浩长江。作为长江三峡流域内最大支流,沿岸秀水奇山,画廊百里,尤以巫山境内大宁河段素有“小三峡”之美誉。小三峡之美,窃以为一半来自清流潺潺之大宁河。

昔日大宁河,时而浪花飞溅,咆哮震天,时而水平如镜,静悄悄慢悠悠,逶迤一路注入巫峡,它也是长久以来沟通巫溪、巫山两县的交通捷径。但是当年要在大宁河行舟并非那么简单,仅仅以巫山境内的大宁河段为例,其全长不过区区五十公里左右,(没有蓄水之前)中间落差竟达九十点七米,滩多,水急,礁石嶙峋,绝非坦途啊。

想来最初的大宁河上并无舟船,简陋的竹排、木筏及独木舟之类才是祖先最早的交通工具。据说明末清初,大宁河上才有了真正的舟船:湖南辰州的木匠来大宁河上的大昌造船,所造小舟取名“辰驳子”。其船头略尖,船尾成弯形向上高高翘起约一米左右,黄瓜底,状如柳叶,轻便、快捷、灵活、吃水亦浅。它船身细长,头略上扬,留出一片船工们施展航行手段的“开阔地”。中间舱位用于载货和搭乘旅客。船尾就更为奇特,高高翘起,如同月牙状,由下而上逐渐展开,恰如一条敞开的鱼尾一样,颇为生动有趣。

该说法想来是有依据的。笔者在光绪《巫山县志》大昌古城的地图上发现城外河畔有辰州街的地名,可见湘西的能工巧匠的确在此繁衍生息,“辰驳子”出自他们之手绝非空穴来风。后来的本地人则误将其呼为“神驳子”,更为其添神奇之意,至于叫它“柳叶舟”,则是游览小三峡的文人墨客们为其取的雅号罢了。

回想当年宁河碧涛上,船工上滩奋力撑竿的身姿,不会忘记浅水区船工下水推船的情景,更不会忘记下滩时,船头架一把类似关公大刀的长舵,航船如飞时直对岩石而去,满船惊呼,船老大灵活操舵,航船擦岩壁而过之惊险。舟船要在急流险滩里,一边避开礁石一边快速抢准航道,其间的惊心动魄,绝非局外人所能详。大宁河曾经险滩众多,号称“一里三湾十八滩,滩滩都是鬼门关”,尤以险滩“银窝子”更是让人闻之色变,“银窝滩,丧命滩,十船到此九船翻。”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大宁河的航船就是在生与死的波峰浪谷间颠簸,可谓说不尽船工的艰难和豪情,道不完纤夫的辛酸和坚韧。

“辰驳子”要比以前大宁河上的船先进,但依旧是人力船,依旧要上水拉纤绞滩,从巫山到大昌往返一次要五天,其主力地位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971年10月,大昌木船运输社制造出大宁河上第一艘木壳机动船。1974年6月,大宁河上又诞生第一艘铁壳机动船,此后木船日渐式微,如今恐怕只有在大宁河深处马渡河才能看到“柳叶舟”的身影吧。

三峡工程蓄水后,险滩无踪,河面开阔,各种大型、现代的游船、快艇的加入,让大宁河航船鸟枪换炮,安全、便捷且舒适。今天行舟其上,往昔艰险、迟缓之体验已一去不复返,但笔者却偏偏对昔日航船的回味不免带着一种莫名的甜蜜,或许还有些许失落之怅惘。

人啊,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