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拐回龙观》(作者:向承彦)

巫山文化
202110-2819:00
分享

回龙观,位于福田镇下田和水口之间的回龙山上,清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载:“回龙观,废大昌三十里。”前山陡峭,山梁小径一线,曲折而上,人称九十九道拐。后山也有路可通,较平坦。

观前有一块数十平方米的坪,观宇修在约五尺高的石台上,有六级台阶上石台。前殿进深约9米,宽约15米,后殿进深约15米,宽约15米,后殿中有个面积约10平方米的天井。

原观墙已毁,屋基条石还保留原样,堆着一些断砖残瓦,残存的脊瓦,还能看出花纹精美。解放之初,这里多次作为下田水口一带村民集中的会场,人们把人多高的木雕神像码起来烧火烤。后来一户农家在此居住,后人长到二十多岁时才搬走。再后来观宇垮塌,附近农家又把砖瓦挑去修猪圈。现在修有五个小庙,观前石坎台阶处一个,前殿三个,后殿左角一个。前殿正中的一个高宽略2米,进深1米,供着四尊神像,中间一尊高略半米,冕旒长髯,手持笏,上书“国泰民安”四字,左边女像略矮。“男女主角”左右二“秘书”比女像又要小些,约一尺高,左者持牌书“记书定薄”,右者持牌书“善恶昭彰”。另外四庙均有一立方米左右大小,石坎处的一个供有一尊不足一尺高的神像,另三个供神位牌,字迹模糊。

回龙观周围长着很多合欢树,前殿门口一根碗口粗细,高约一丈,树上绑着两根竹竿,系着善男信女献的红幡,长数丈,随风飘舞。观后一根已成大树,高数丈,繁花满树。合欢树碎叶两两相对,傍晚叶片合上,早上张开,故俗称“夜关门”,以花和树皮入药,功能安神、解郁、活血。

观后的一块岩上有大如碗口,深约八寸,相距一尺的两个小洞,像是天生的,又像是经过人工的,若是人工所凿,有何用途?

后殿天井前边有回龙观庙额残石,字约八寸见方,从右至左横书,双线勾边阳文,龙字上缺小部分,回字仅存一笔,观字缺失。

天井右角有一碑柱,不知原在何处,显系有人移立于此。碑柱约一尺见方,高约三尺,四面都有碑文,时间跨度达100年。

一面额曰:万古不移。刊刻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月初八日,是骆文诗等人因有块水田“ 远不便耕种”,卖给回龙观作庙田的文约碑,买田赞助给回龙观的人是“领袖乡耆”龚斯可,当时的住持是李如意。

一面额曰:常住碑记。是一块捐修功德碑,刊刻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领袖乡耆龚斯可,捐款者有生员、廪生、监生、典史,其余人名前冠以信士、乡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碑文起首文字“知巫山正堂段玉 ”,玉字之下湮灭一字。据考,清代著名文字学家、《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时任巫山知县,这行文字中的“玉”字之下当为“裁”字。

一面额曰:天运不息。刊刻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碑文的撰写者原任顺庆广安州儒学训导贡生易体生,光绪县志上作“易体升”。碑文叙,“我下田之回龙观,数百年之古刹也。庙貌辉煌,神像威列,乃两坝瞻仰之地,士庶福田之原。”可以看出,回龙观历史悠久,在乾隆年间就被称为“数百年之古刹”。

过去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谓之“福田”。据说以福田为地名是因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县长陈最清看到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取名福田乡,解放后,乡、镇延用此名。或许碑文“两坝瞻仰之地,士庶福田之原”之说才是以福田为地名的真正由来?

最有趣的是,碑文说,“有乡耆龚斯可与一二前辈,数年前因地方有不安分而背理犯常者,罚罪过银些须,存积生息,以为庙中久远之计。”对一些调皮捣蛋的杂皮罚以罪过银,并变罚款为善款,设立回龙观“维持基金”,存积生息,真可谓善种“福田”者也。

一面额曰:永垂不朽。刊刻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五月中浣,当时的住持居士是周光明。所谓“居士”,此指在家修道之人,可见当时回龙观没有出家修行的道士。

领修首人之一的谌文瑞,是一名监生,曾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奉县令杨佩芝命监修下田堡东阳义学。碑文的撰写者龚念箴,是一名贡生,光绪县志上说他“品行端方,然诺不苟。设教家塾,善诱不倦,成就者众。”

笔者在回龙观发现一块奇异的石板,面积约60厘米乘50厘米,有痕如古文字,隐约可辩者如“黄”、“幽”等字,如人工刻划,又如天生而成。

传说福田周围山形是一条龙,龙头是回龙山,龙尾在水口,羊耳山并列双峰是龙乳,回龙山路好在只有九十九道拐,如果是一百道拐,巨龙就要腾空而去了。

回龙山下小溪中有一碧潭,深不可测,据说可以放九十九条钩绳(用来捆豆秸麦草的带钩的棕绳,每条长约一丈半)下去,潭中多鱼,无人敢捕,也不敢在此游泳。

回龙观后山据说有一将军墓,已倾圯无踪,将军何许人,生平事迹如何?均不可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