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吆喝声

巫山文化
202104-1611:52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向永蓉 文/图)有一种吆喝,曾经飘荡在街头巷尾,便是一个时代:

“收破铜~~烂铁咯~~”

“磨刀~~磨剪子咯~~”

有一种吆喝,曾经穿越在我们岁月的风霜里,便是一种温暖:

“脆麻花儿~呢~~”

“豆~~花~儿~呢~”

……

这些吆喝声,曾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成长,然而如今,这些吆喝声却不知不觉的正在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



幸好,在巫山县城偶尔还飘荡着一种熟悉的吆喝声:“豆花~花~呢~”“豆~~花~儿”。



一碗白嫩细滑的豆花儿,拌着香菜、榨菜、葱花儿等佐料,一口喝下去,五脏六腑被温暖得舒服极了。



吆喝卖“豆花儿”的师傅名叫李家友,今年46岁,他卖豆花儿已经有21年了,李家友每次加工好豆花后,都会免费给邻居们盛上几碗。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叫他“豆花儿爷爷”。



李家友回忆,自己从1986年开始卖豆花儿,那年25岁。当时结婚后,看见老婆的伯叔卖豆花儿还能挣钱,活计又简单,就拜师学艺。学了1天后就开始卖起来。李家友脑瓜子灵活,他挑着豆花儿在学校周围和广场转一圈,就可以卖一桶,一桶大约可以卖到50碗,因为卖豆花是挑着木桶,一只桶要装勺子和碗筷,所以每次只能卖一桶豆花儿。每天下来可以卖2桶豆花,收入在50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不少的收入了,两年时间就还清了结婚时欠下的2万多元债。



李家友尝到了甜头,只要有钱赚,不管天晴下雨,他起早贪黑都不觉得累,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磨黄豆烧豆浆,6点钟就挑着做好的豆花儿出门去叫卖,不到12点就卖完1桶,赶回家又加工第二桶豆花儿,这样每天就卖两桶,晚上回家又将第二天上午的黄豆泡好。李家友的豆花儿是手工制作,口感很纯正。这还得源于一个小孩子的帮助。一次,因为下雨,李家友加工的豆花儿没有卖出去,为了节约材料只好留着第二天早上再去卖,所有的客人都没有发现,唯独一位7岁多的小孩子说:“你这个豆花儿不是新鲜的,口味不好吃。”当时李家友心里很不是滋味,十分尴尬,从此他告诫自己做生意一定要诚实,不能欺瞒客人。20多年来,李家友加工豆花儿就格外认真,从挑选黄豆,到打磨豆浆,烧豆浆,下石膏粉,配制调料葱、花椒、榨菜、酱油、香料等原材料都从不弄虚作假,每一道工序都从良心上称称,所以,李家友的豆花加工出来细腻润滑,清香可口,男女老少皆喜欢。



“豆花儿~,豆花儿~呢”,他这一吆喝就是21年,从巫山老城一直吆喝到新城的大街小巷,吆喝烂了3担木桶,其中一担还被文物爱好者收藏。因为常年奔走吆喝,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只要他一吆喝,所经之地没有听不见的。大凡吃过他做的豆花的都会成为回头客。



有的一吃就是几十年,有位姓代的老人每次只要听见他的吆喝声都会盛上一大碗才过隐。许多孕妇听说吃豆花营养好,都会专程等他的豆花,好多专门留下电话,只要他吆喝声在广场响起,大家都会去吃上一碗。



吃豆花儿是巫山自古就有的一种饮食方式,过去在大街小巷,随处可听见吆喝声,可随着巫山经济的发展,“豆花儿”的叫卖吆喝声也随着在迁徙,虽说价格从以前的5角涨到现在的5元1碗,但是这种吆喝声却逐渐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如今只是偶尔还能听见李家友的吆喝声,有时候对这种吆喝声的渴求似乎已经不是为了吃的需要,好像寻求的是一种岁月的痕迹。



据李家友透露,自己因为常年奔走吆喝,逐感体力不敌从前,正在考虑转行其他营生手段,莫非有一日,关于“豆花儿”的吆喝声也只能是一种记忆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