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县《大溪穿扬号子》全国独特永世流芳

巫山文化
201411-2516:08
分享

“《大溪穿扬号子》成功申报入寻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三峡库区多了一项全国独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将会有更多人参与挖掘,使穿扬号子在三峡地区和重庆市乃至全国弘扬光大。”

日前,重庆市巫山县《大溪穿扬号子》传承人冉启春先生高兴地对笔者说。

冉启春先生在大溪土生土长,现系副调研员,专门从事大溪文化调研。他从青年时代就热爱大溪文化,近几年专门挖掘、研究大溪文化,对大溪民间民俗文化造诣很深。他是《穿扬号子》代表性传承人,不但掌握了原生态穿扬号子,而且创作了80余首穿扬号子,如《我爱大溪河》系列、《我爱大巫山》系列、《我爱重庆》系列、《我爱祖国》系列等。他会唱原生态的也会唱现在创作的《穿扬号子》。

笔者先后多次采访了《穿扬号子》传承人冉启春先生,他如数家珍似的介绍了《穿扬号子》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特点。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巫山县龙骨坡文化遗址面世的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证明,巫山系世界人类祖先发祥地之一,此后人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6500——5000年的大溪新石器时代,夔峡东口的大溪人已兴旺发达,人类活动的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源于大溪的蛮人文化也随之开始,发展成为系统的蛮巴文化,穿扬号子就是从大溪的蛮人蛮腔发展而来的。

新石器时代的大溪人崇拜太阳、祭祀太阳神,《穿扬号子》由此发源,人们在劳动中创作《穿扬号子》祭祀太阳神。它既有别于山歌,更不同于《川江号子》、《三峡船工号子》,而是大溪人5000年以来世世代代在劳动生活中以太阳为轴线孕育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内容丰富多彩,以祭祀太阳神、表达男女爱情为主导,在田间地头围绕太阳起落相伴太阳而演唱的《穿扬号子》,祭祀太阳神主要防止“天狗吞日”,以高亢、嘹亮的歌声吓跑“天狗”,让阳光普照大地,让万物生长。

冉启春先生说,大溪《穿扬号子》的歌号穿扬最具代表性,将民间大量的俗语和富有情爱色彩的言语入词,使之具有流畅朴实的自然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韵味无穷,皆大喜欢。围绕太阳唱穿扬号子要分早、中、晚三个主要时段,分早扬歌、中扬歌、晚扬歌,具有最强的时间性,不能随时乱唱。《穿扬号子》很难唱,大溪有会唱山歌、民歌的高手,但却唱不来《穿扬号子》。

冉先生提供了原生态代表作《大溪穿扬号子》,此系晴日中午时分唱的男穿号《太阳当了顶》、女扬歌《太阳大了晒坏人》。

 

《穿扬号》

 

                     男:太阳当了顶,

树叶翻了白。

锄头高挂起,

荫凉树下歇。

伊乐妹乐也,

荫凉树下歇。

 

《穿扬歌》

 

女:太阳大了晒坏人,

姐在房中把香焚。

一不烧香求儿女,

二不烧香求金银,

求朵乌云遮郎身。

 

《扬歌巧配》

 

太阳当了顶,

树叶翻了白,

晒坏姑娘脸,

花儿毁了色。

伊乐妹乐也,

花儿毁了色。

此为表达男女爱情方面的《穿扬号子》,虽有5句的,但不同《五句子歌》,有严格的平仄,有阴阳顿措,唱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冉启春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穿扬号子》是几千年以来劳动人民创作的,虽然以民间音乐形式创作出来,但歌词均系口头创作,文字保留下来的极少。《穿扬号子》已在神女之乡和三峡传唱。大溪乡和巫山县文化部门经过抢救性挖掘,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是第一步。我将继续努力挖掘原生态和积极创作《穿扬号子》。希望各级领导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有更多的人参与发掘和创作,为下一步将《穿扬号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让《大溪穿扬号子》走出三峡,在神州大地弘扬光大,让这颗民间文艺瑰宝更加靓丽璀璨。”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