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的“被禁”应从“不敢”走向“不能”

干部心理
201411-0808:05
分享

这个春节,40岁的镇党委书记任长发过得与往年大不相同。他拒绝了数十次到酒店吃饭的邀请;亲友到家,他也只敢准备百元左右的白酒助兴;甚至高中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他也不敢参加。事实上,不仅春节期间,在过去的一年,他都没进过高档酒店,甚至连家门口的小饭馆,也几乎从不踏足。(2月12日 《中国青年报》)

相信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少握有权力的公务员,与任长发有着同样的转变。自2013年以来,中央连发十多道“禁令”,约束和规范公务员行为,杜绝腐败。2014年1月15日,中央纪委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加大执纪检查力度,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在中央的强势“禁令”下,在纪委大大小小的抽查下,效果初显。官员们上班不敢迟到早退了,办私事儿不敢用公车了,吃饭不敢去高档酒店了,连20周年的同学聚会都不敢参加了。虽然公务员诸多抱怨,但民间却是一片叫好声,公务员命运甚至成为大家饭桌上的谈资。

的确,公务员的假公济私、隐性福利、各种奢侈浪费等早该整治了,从目前看,整治的效果也很明显。可是,正如广大民众所担心的,这次整治是不是只是一阵风?整治过后会不会又回到原来的样子?笔者以为,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如果整治不能一如既往,难免各种不正之风不会“死灰复燃”。所以,要想继续保持官员们的“清白之身”,就应该让官员们从“不敢”走向“不能”。

“不敢”和“不能”,前者是怕被发现被通报因小失大,后者是对法规法纪的清楚认识;前者是“禁令”高压下的“明哲保身”,后者是出于工作本能的自觉抵制。

从“不敢”走向“不能”,是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短暂走向持久,这不是一年的“禁令”、时不时的检查通报就能办到的,而是应该依赖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熟高效的奖励惩处机制。从“不敢”走向“不能”,意味着官员们不再抱有侥幸,不再规避观望,意味着“高压红线”真正成为官员们头顶的达克摩斯之剑,不是不碰,而是从此隔开。

期待不久的将来,任长发可以意识到,不是我不敢去参加20周年的同学聚会,而是我作为公务员,应该清白做人,朴实行事,以同学的身份,而不是官员的身份参加同学聚会。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