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谭少华

巫山骄子
201411-0418:02
分享

陈玉梅

三条嘴戴口罩的鱼在被墨汁污染的水中向清澈的外围奔突,挣扎着试图从不同方向冲出被污染的环境……

整幅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主题简洁而鲜明,投射三个关键词:污染、奔袭、生存,重视环保,势在必行!这是谭少华的摄影作品《突围》,该作品在2012年获得我国 “伯奇杯”首届全国创意摄影大奖赛优秀奖,曾在北京798艺术中心首展,并进行了全国巡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走进谭少华的工作室,顿感进入了艺术殿堂,《“界”》、《过去的事》、《远去的号子》、《神女秋色》、《回家》等,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带着你跟着作者的思维走进一个个世界,读懂一串串故事,聆听不同的声音。

现年48岁的谭少华,土生土长的巫山人,从小他只想做个画家。

“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是班上画画最好的。”谭少华出生在工人家庭,父母是纺织工人,一家五口人靠父母微薄的工资勉强生活,根本买不起专门的画本。那是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父母很反对他学习绘画,总认为是不务正业;也不支持,怕耽误学习文化知识。“那时候,作业本的封面、封底,书本的空白处都是我的画本,不让我学我就偷偷地画。”谭少华说,记得小学四年级时,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当时学校风靡一时,几乎每个教室里都张贴着潘冬子的画像。年幼的谭少华很想把他描摹下来,只好等中午同学都放学回家后,偷偷翻墙到教室,临摹了潘冬子的画像。

16岁那年,谭少华终于有机会进入巫山文化馆培训班学习。“以前的绘画都是乱劈柴,纯粹跟着感觉临摹,进入培训班才真正与正统的绘画接轨。”谭少华说,当时恰逢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詹忠贵、刁渝生两位专业老师分配到巫山文化馆,便跟着他们断断续续的学习了5、6年,从基础的素描、色彩学起,再到水粉、国画。

人就要像这些鱼那样不断的突围,才能不停地往上走。谭少华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当时,父母给他在丝厂谋了个差事,到印刷厂从事平面设计,总算和自己的爱好接了轨。后来他参加了单位一个带薪学习的机会。到重庆轻工业学校学习了一年平面设计专业。经过赖小静等名师指点,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努力,绘画能力进步神速,可以说这一年系统的学习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在重庆学习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谭少华学会了用同学的卡片机摄影,他发现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生活很快捷更有意思。回来后就找到摄影协会主席的宋开平老师,跟着学习摄影基础知识。因为他学习过绘画,很多理论融会贯通,学习摄影显得得心应手。“将绘画与摄影高度融合,用光与影诠释生活”,这是他最幸福的事。从1993年到现在,谭少华二十年的光阴就在光与影中间溜走,一直为“怎样用独特的视觉定格美好,怎样用鲜活的主题触及灵魂”而不懈追求着,思索着。

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感觉到思维的独创性,善于从多维的空间捕捉视觉的敏感点,于细微之处发出震撼人的力量,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他的作品获奖无数,四五十个大小奖项被收入囊中,作品《神女秋色》荣获巫山红叶节首届全国摄影大奖赛金奖,《远去的号子》荣获第四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金奖(目前重庆市含金量最高的摄影奖项),《界》、《清晖》、《母亲》分获铜奖和优秀奖,作品两次入围西南六省市摄影联展,2011年还被市文联、摄影家协会评为市十大摄影家。因出众的才华,2002年被破格纳入重庆市摄影家协会。2012年下半年正式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一份子。

“获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人这一生也许就只有一次好的创作,但一定要不舍地追求。”在谭少华看来,艺术即是人生,都必须厚积薄发。虽然艰辛,唯有用忠实诚信去奋力追求目标,才会慧眼采风,靠运气不可能成就好作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