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夫妻同心撑起一片天

巫山骄子
201411-0317:00
分享

 

身残志坚 夫妻同心撑起一片天

 

 

     记者 向永蓉 文/图

 

    “师傅,麻烦你帮我配把钥匙好吗?”

 

    “妹子,帮我修下鞋跟吧。”

 

    早上7点多钟,向昌高两口子早已在城区集仙广场一角开始一天的忙活了。

 

    向昌高是两坪乡人,身高不足1米,患有先天性肢节炎,妻子邹厚香患有先天性高位瘫痪,就是这样双双残疾的两口子,他们必须起早贪黑,因为家里63岁的老母亲,不满岁的女儿,从小患有癫痫的弟弟,都靠着这两口子照顾养活。这些年,一路艰辛,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屋漏又逢连雨天

 

    “我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肢节炎。”向昌高说起他的过去,很黯然地叹了口气。

 

    1976年2月14日,是向昌高出生的日子也是父母最高兴的日子,终于有个儿子了。可是没想到他患有先天性肢节炎,这如晴天霹雳。一晃就是6年,四处求医,疼是止住了,但个子却不长了,6岁了还像3岁的孩童那么高。

 

    “要不我们再生一个吧,这个儿子恐怕……”父母商量着,就这样向昌高有了个弟弟,一家人期待了10个月,可没想到弟弟两岁时突然口吐白沫,人事不省,这是癫痫症状!

 

    父母看着两个儿子,一个患先天性的肢节炎,一个患癫痫,心都碎了。但是毕竟是两条命,还得治病。

 

    “3年下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向昌高说,父亲原来是做生意的,兄弟俩治病把家里拖垮了。父亲看着两个残疾的儿子,看着家里一贫如洗常常一言不发,终于在弟弟5岁那年跟母亲离了婚。

 

    从此家里所有都压在母亲身上。为了度日,母亲四处借粮食。那些年,50斤小麦,50斤玉米,200斤红苕是一家5口人一年的口粮。为了度日,还得给儿子治病,母亲就给人家做小工换点钱,这一切向昌高都默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98年22岁的向昌高到广东打工,由于身高不足1米,他只能进玩具厂做些活。“这也还不错,每个月工资800元。”向昌高说,为了省钱,他每顿饭只吃5角钱的饼,每个月给家里打10元钱的电话,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里,给弟弟治病,做生活开支。3年过后,母亲终于累倒了,向昌高不得不回到家里,照顾弟弟。

 

    一次到县城赶场,向昌高看见在大街上有擦皮鞋的,心想自己也可以擦皮鞋。说干就干,他筹备了些擦皮鞋的基本用品后就在广场附近的一个角落里开工了。因为是生手,熟客不多,每天仅挣得10多元,但是他很高兴了,既可以照家又可以挣钱。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熟人多了生意会好起来的。

 

    后来他又添置了修皮鞋和配钥匙的器材,日子久了生意果真好了起来,每天可以挣上70元。

 

    痴心不改结伉俪

 

    “过日子,一个人太孤寂,找个伴有个说话的。”向昌高说,2009年他看上了同村的一女孩邹厚香,患有先天性高位瘫痪。“两个都是残疾,以后怎么生活呀?”邹厚香一听说向昌高前来提亲,就十分反感。

 

    向昌高天天往她家跑,跟前跟后给她讲自己的经历,向她保证凭自己的双手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邹厚香就是不肯接受他,向昌高天天给她唱情歌,并给她送玫瑰。这些邹厚香的母亲都看在眼里,她告诉女儿说:“这个人实在,可以依靠!”妈妈的一席话给了邹厚香力量,终于决定接受了他。

 

    婚后不久,邹厚香就跟着丈夫学修皮鞋,逐渐夫妻两人每月可挣上3000余元,两口子盘算着得添个孩子增添乐趣。向昌高租上了大房子,让老婆安心养胎,在2012年4月家里新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向恩慧,向昌高说:“取这个名字希望女儿将来懂得报恩,一生健康幸福。”

 

    意志弥坚创幸福

 

    女儿的到来,给家里添了不少的快乐,但同时也增添了更多压力。向昌高说,因为不能喂奶,女儿一直吃奶粉,每个月要花费1500余元的奶粉钱,加上房租、水电等生活费,和母亲及弟弟的生活开支,一年要3万余元才能开支得下来。

 

    他算了笔收入账,两口子每个月生意好的话可以挣上3000余元,加上享受的低保和残疾补贴220元,每年基本可以够生活。

 

    采访结束时,早晨的太阳照在向昌高脸上,把他一脸的期望映得无比灿烂。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