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有对兄妹村医

优秀党员
201411-0310:02
分享

 

去年初的时候,李春荣参加了一个县里的村医培训班。到了现场,她有些吃惊——在座的120名村医,60岁以上的占了大多数,75岁以上的老人家也有10多个,年轻人寥寥无几。

30岁的李春荣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靛水街道肖坝村当村医。她的哥哥——比她大两岁的李保华,则在10公里外的新田坡村卫生室工作。两兄妹当村医已近10年。

“年轻村医现在不多,像这兄妹俩一起当村医的,更是少见。”彭水自治县卫生局副局长邓登慧说,“他俩能一直坚持在这个岗位上,很不容易。”

“总得有个人守在这里”

李保华所在的新田坡村卫生室,距离县城大概40公里,海拔1000多米。1月8日这天,这里的气温只有3—5℃。一个上午,李保华接待了3名患者,都是来拿药的。

“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占了大多数,每天的工作不算重,甚至可以说有些无聊。”李保华说。

对此,妹妹李春荣也有同感:“从一大早开门,其实一天也接不了多少病人。”

这就是村医的职责所在——村卫生室需具备基本的检查能力,能解决伤风感冒、皮外伤等小毛病,真正做到让群众小病不出村。但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村医需及时联系上级医院,让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疗。

“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个人守在这里吧。我们都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乡亲们也放心。”老实巴交的李保华说。

去年10月底,彭水自治县完成了15个“撤并村”卫生室的建设,李保华兄妹俩的卫生室也在其中,重新进行了装修和改造,电脑网络一应俱全。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之外,伴随着“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工程的进行,村医的职权范围也越发明确。“前些年,村医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我要负责上千户居民,翻山越岭,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去出诊,完全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在出诊途中还差点滑下山崖。”回忆起前几年当村医的情景,李保华依然十分感慨,“现在我主要负责附近300多户村民的医疗卫生工作,最远的村民家距卫生室也就1个小时的路程,基本能实现就近就医。”

“我的孩子,还能干这个”

李保华兄妹走上村医的道路,都是受父亲的影响。他俩的父亲,也是一名“赤脚医生”。打小开始,兄妹俩就经常跟着父亲出诊,耳濡目染,也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

高中毕业后,李保华就跟着父亲学起了医术;而妹妹李春荣,也在初中毕业后上了卫校。2004年前后,两兄妹先后在各自所在的村当起了村医,直到现在。

这些年的坚持,其实并不容易。

“现在我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就是1500元左右。”李保华说,闲暇的时候,他也拾掇拾掇自己的庄稼。

“随便外出打个工,收入肯定不止这点钱。”妹妹李春荣心直口快,“我们也不是没有过这个想法,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为什么?“一是兴趣,我自己确实喜欢这个工作,如果出去打工,没有三五年,也不可能混出名堂;二是责任,这里需要有一个村卫生室,我们在这里,就要对附近的乡亲们负责。”

李保华和李春荣各有一个女儿,都还在读小学。“如果他们以后要学医,我肯定支持,而且一定会尽力让他们到好的医科大学深造,别像我们这样半路出家。”李春荣笑呵呵地说。

李保华的想法和妹妹一样,“以后我的小孩,也能干这个(村医)。虽然现在来看,收入是低一点,但是很多事情,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再说,到了他们出来工作的时候,环境肯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保华兄妹”

据彭水自治县卫生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在岗乡村医生478人,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不到60%,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仅占6.1%。而40岁以下的村医,比例低于30%。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他们中的不少人已难以胜任乡村医生的职责任务。”邓登慧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李保华兄妹。”

为了缓解村医量少质弱、老龄化等问题,该县卫生局最近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希望由市政府牵头,制定完善相关优惠政策,采取村来村去和点对点的培养模式,从基层选送初高中毕业生到指定医学教育院校就读,定向培养适用型卫生技术人员,毕业后到村卫生室工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