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石乡黄龙村杨梅采摘渐近尾声

培石
201409-2816:01
分享

“这是培石最后一点杨梅了,没吃到的就只有把遗憾留到明年了。”日前,培石乡黄龙村杨梅园生产基地,负责人谭家友边将采摘回家的杨梅分类边调侃。

    “你尝尝,我们这儿的杨梅酸甜可口,味道好得很哦!”谭家友邀请道,记者随手将一颗熟透的杨梅放在嘴里咬了一口,鲜红的汁水便溢满嘴角。

    “不是前段时间天天下雨,我们的杨梅早就被抢购一空了。”谭家友说,目前树上的杨梅已所剩无几。今年他的500亩杨梅园,采摘新鲜杨梅18000多斤,目前已卖鲜杨梅12000多斤,还有6000多斤用来制作杨梅酒,毛收入将直逼100万元。

    远道而来

    浙江仙居盛产杨梅,个大味美在全国都享有美名。

    2008年,在外打工的谭家友结识了仙居姑娘潘莲香,将姑娘娶回家时带回了50株杨梅苗,并将它移栽回村里。

    第一年试种全都成活,谭家友陆续又流转承包了300多亩荒地,发展种植了2万株杨梅树苗,建成我县首家杨梅园生产基地。

    2012年,杨梅开始挂果。“物以稀为贵,杨梅在我县算是新鲜水果,一上市便很抢手。”谭家友告诉记者,当年挂果3000余斤,因口感卖相齐佳,卖到了40元一斤,当年收入就达到了10多万元。

    “巫山本地产的杨梅颜色鲜红,酸甜适中,并不比仙居的差。”谭家友尝到了种植杨梅带来的甜头,把杨梅种植园的规模扩大到了500亩3万余株,全村也陆续有100余户农户加入到了种植杨梅的行列,黄龙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杨梅村。

    供不应求

    “杨梅苗移栽成活后,要四年后才能挂果。”谭家友说,今年他50%的杨梅树都进入挂果的第三年,产量较前两年有了较大提高, 500亩杨梅园共采摘新鲜杨梅18000多斤。

    “算上周围农户种植的杨梅,整个黄龙村共产杨梅20000多斤,却还是不够卖。”邻居石耀刚说。

    “顾客现场自己摘或上门购买,都是40元一斤。”谭家友说,近10来天,每天都有10来个邻居前来帮忙,从早上五点钟就起来摘,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多。为了避免损坏杨梅,都统一用篮子装好,三斤重或五斤重一篮,连宜昌、巴东都有人慕名来买。

    “有个100多人的旅行团打电话说这周末要来采买杨梅,我就只有推掉了,实在是没有了,免得别人跑空路。”谭家友说,因前段时间连雨,杨梅产量减了近一成,但销售没受什么影响,估计这两天就能全部卖完。

    规模发展

    2009年,谭家友成立了家友杨梅专业合作社,开始在全村大规模发展种植杨梅。2012年,谭家友将自制的杨梅酒申请注册了“培石乡”商标,培石杨梅酒有了专属自己的商标,正式走入市场。

    “去年,我仅卖杨梅酒的毛收入就是40多万元。”谭家友说,杨梅酒采用新鲜杨梅和本地玉米酒泡制,口感香甜绵柔,深受消费者喜欢。今年自己又预留了6000多斤杨梅来泡制杨梅酒,估计年底就能销得差不多。

    据了解,10斤装的“培石乡”杨梅酒卖价328元,大部分都是提前预定。

    今年农历正月,为了满足村里乡亲发展种植杨梅的需求,谭家友又建起了杨梅苗圃基地,栽种培育杨梅苗近10000株。

    “不论是杨梅还是杨梅酒,都不用担心销路,目前主要是产量跟不上,只有走规模化种植道路才能做大做强。”谭家友说,看到杨梅市场前景不错,村里老百姓种植杨梅的积极性都很高,除了原来已种植杨梅的100余户将继续种植,其它有条件的农户也有意加入种植杨梅的行列。

    “大伙儿都想自己种,目前想在村里扩大规模都已经很难流转到土地了。”谭家友说,去年双龙镇、平河乡已有人试种杨梅,自己计划到这些乡镇去看看,试着在其他乡镇发展种植杨梅。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