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龙镇:想当村官的老支书(孙太宇)

抱龙
201409-2415:02
分享

 

40多度的高温,将抱龙镇紫鹅村的村级公路烤“焦”了。远处,一位戴着头盔,骑着摩托,年约60岁的老人渐渐驶入眼睑。

    “莫叫我村支书,我现在是村委会的主任。”听到记者表明来意,老人连忙纠正。

    老人名叫孙太宇,今年62岁。到如今,他在紫鹅村已当了31年的村干部,其中16年担任村支书。

    两起两落的村支书

    “最近,村里准备扩大蜜柚的种植面积,我要到村民家中去问一下他们的想法。”与记者一起,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孙太宇边走边说。现在的紫鹅村,是原来的大花、麦斗、紫鹅三村合一。1982年,孙太宇被村民选为原麦斗村的村主任,1990年,被任命为村支书。

    当时,全村700多人,197户。在7.9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上,没有一条公路。

    孙太宇当上村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挨家挨户做群众的工作,找群众集资,才扯起修路的大旗。”他说,村民集资了1万元,自己垫资1.1万元,修通了7公里的公路。1992年,村里通行了第一辆方圆车。

    那几年,是原麦斗村基础设施发生变化最大的几年:公路修通了,村民饮水问题解决了;还整治了200多亩土地,修建了当时周边几个村唯一的一所乡办中学……

    2004年,行政合村后,孙太宇退了下来,安心发展自己的企业。然而,4年后,村民将他重新选入了村支两委的班子。

    2008年至2010年,他再次成为了合并后的紫鹅村支书。2010年,由于年龄超过规定,被村民改选为村主任。

    当“村官”要有担当

    “合村后的4年,村民们看不到变化,就想起了我。”孙太宇想起村民当时推举他的情景,仍很感触:村民们信任我,我就要有担当。

    新的紫鹅村,面积增加了一倍多,人口达到827户、2370人。然而,该村只有3条断头公路,还有800多人饮水困难,人均收入仅1800多元。

    “当村支书不是当‘官’,是要把村里的问题解决好,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孙太宇带领村民拼命地干了起来。

    2012年上半年,修通了麦斗至大花村的公路,下半年修通了大花至紫鹅村的公路;2013年,接通了大花至青峰村的环行通道。

    2012年,安装了12公里引水主管道和18公里支管道,解决了850人饮水困难。

    2011年开始,带动村民发展“琯溪蜜柚”产业,种植蜜柚1000亩。同时,还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和劳务输出,并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对190多户危旧房进行了风貌改造,在村民集中居住点安装了75盏路灯。

    目前,紫鹅村全村户户通了公路,有了20多台货车,600多辆摩托。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成了抱龙镇的示范村。

    狠心关闭自己的企业

    村里的面貌在变化,村民的收入在增加。但是,孙太宇自己的收入却在减少。

    “在原麦斗村当村主任期间,我自己还开办了一个面粉加工厂和一个榨油厂,年收入10万多元。当时,在抱龙镇,我算是一个致富能手。”孙太宇说,1990年当上村支书后,为了把全部精力放在为村里修路上,他关闭了面粉加工厂。

    眼看着年收入减了一半以上,在家带着3个小孩的妻子谭祖春不满意了。

    妻子要求孙太宇不当支书,自己发展企业。他却劝导说:“如果都怕吃亏的话,那村里的事都没人来做了。”

    2004年,孙太宇退下来后,又办起了电杆厂、砖厂等企业,年收入超过50多万元。2008年,他再次当上村支书,就再次关闭了这些企业。

    “你收入巨减,是否想过后悔?”笔者问道。

    “一点也没后悔过。”孙太宇说,三个子女已成家立业,家庭没了负担。现在,他每月工资1000元,妻子在抱龙镇上放租老屋,每月收入1500元,一年3万多元的收入,老俩口够用了。

    放不下村里的那些事

    30多年把全部精力放在村里的孙太宇,在村民的眼中,还是个乐善好施,喜欢帮助贫困村民的人。

    村民汪宗南至今还记得,1997年的一天,他居住的老土屋被暴雨冲倒了。是村支书孙太宇帮助他找人选新址场平,修建新房子,并借给他7000元现金。

    “到现在,还有3000元没有还。”汪宗南一说起这事,脸就红了,很不好意思。

    “过去,村里的村民很贫穷,买点锅碗瓢盆都很困难。”孙太宇说,他当时办了几个厂,家中较宽裕。“只要村民来找我借钱,我从不推辞,也从没限定还钱的日期。他们只要有钱再还就行。”

    “原大花村的吴秀清,有2500元欠了10年了;原麦斗村的姚本千,还有2000多元没还清……”至今,孙太宇也记不清楚全村还有多少人欠他的钱了:“欠2000元左右的,大概还有30多户。”

    现在,紫鹅村村支两委又将换届了。年过六旬的孙太宇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还放不下村里的那些事:

    “正在积极争取高山生态搬迁安置点建设,想将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搬迁到下面来。”

    “蜜柚产业今年要推广到2000亩,还想招商引进一家电子厂,解决村里1000多人就业问题。”

    “如果退下来后,我当个编外‘村干部’行不行?”他笑着说,要看到紫鹅村的村民真正富裕了,他才能不当这个“村官”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